“老板,再来两斤小龙虾!”
(资料图)
随着气温渐渐回暖
小龙虾按捺不住“爬”上餐桌
三五好友约在桌前
蒜香、麻辣、十三香
……
鲜美多汁的小龙虾
再配上一瓶饮料
我的快乐又回来啦
4月10日,记者走访我市市区农贸市场发现,小龙虾已经悄悄地“现身”市场,但由于气候原因,当前市场上所售卖的小龙虾售价较高,个头也相对较小。
市民在水产摊位前挑选小龙虾。
10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柳州市前进农贸综合市场,新鲜上市的小龙虾被摆在不少水产摊位的显眼位置,一只只小龙虾被装在塑料筐里等待出售,不时有市民前来驻足选购。
“前几天价格更贵,这两天价格还有所下降。目前,中号的小龙虾价格在35元一斤左右。”摊主覃凤艳说,小龙虾刚上市不久,价格偏高,所以前来尝鲜的市民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餐馆前来采购,预计4月底时价格会再便宜些。
市场上售卖的中号小龙虾。
“小龙虾要吗?今天刚到的,小虾25元一斤、中虾35元一斤。”在柳北区胜利海鲜大市场,只有四五家摊位有售卖小龙虾,一摊位老板介绍,市场上最好卖的小龙虾是中号虾,目前市场以销售本地产的青虾为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本地青虾。
在水产摊位前,市民谭莉洁购买了3斤中号小龙虾,打算和家人一起尝鲜。“好久没吃了,就想解解馋。”谭莉洁表示,她和家人都特别喜欢吃麻辣小龙虾,纵然现在价格稍贵,也要过过“嘴瘾”。
柳南区流山镇流山村李家屯小龙虾养殖户覃荣告诉记者,受今年天气影响,不少本地的小龙虾还未出货,预计要再过一个月,小龙虾才会大批量上市。届时,价格会有所下降,喜爱吃小龙虾的市民可以大饱口福。
随着气温上升
很多饭店都能看到小龙虾
张扬舞钳的“诱人身姿”
穿壳有型,脱壳有肉
看着就有满满的食欲
再一入口
Q弹的虾肉混合着鲜美的酱汁
真是舌尖的一枚安慰剂!
作为吃货界的“扛把子”
小龙虾被很多市民垂涎
但你真的知道怎么吃小龙虾吗?
吃小龙虾的注意事项
1
小心消化不良
小龙虾属于高蛋白食物,食用之后不易消化,一次性食用过多也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之症。因此,吃小龙虾要适量。
2
小心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小龙虾属于淡水虾,对水中的毒素有富集作用,部分毒素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若是食用过多会增加吃到毒虾的几率,有可能引起橫纹肌溶解症。
3
小心感染寄生虫
小龙虾属于杂食性淡水虾,其生活环境和杂食习性导致小龙虾很容易感染寄生虫。除了外表会携带寄生虫外,其头部也含有较多的寄生虫。
4
小心重金属中毒
龙虾除了吃食料外,也会食用水中的水藻或小残渣。若是水体不是很干净,很容易引起小龙虾重金属富集,虽说主要富集在其脑部,但是其肉里也会相对增高,这种小龙虾食用过多可引起重金属中毒。
5
小心皮肤过敏
小龙虾是一种高蛋白食物,蛋白质摄入过量会出现异种蛋白反应,就可能造成全身过敏,出现红色的风团。
吃小龙虾的正确方法
▌吃小龙虾一定要煮熟煮透
小龙虾里有肺吸虫,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般来讲,小龙虾和螃蟹等都携带肺吸虫,而且用烤、炒或者腌的方法不能保证将肺吸虫的幼虫杀死。
▌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
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更不能生吃,严重的会导致肺吸虫病。
▌虾黄要少吃,最好不吃
小龙虾的肠道等消化系统,往往容易聚集重金属,烹饪前应把虾线拉出来。虾黄是小龙虾的性腺,与肝脏挨在一起,也容易受到污染。
▌食用海鲜时最好不要大量饮啤酒
啤酒含有维生素B1,可促使嘌呤类进一步分解,使得血液里面的尿酸增高,而引起痛风。
来源:全媒体记者 宁静波、东莞时报
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5月17日,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据了解,近日,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广告写道:中日韩三国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