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火到音乐厅,这群文艺新“星”点亮“春”之舞台
发布时间:2023-03-20 11:20:38 来源:新民晚报

是谁,掀起了“上海之春”首波浪潮?昨天是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第二日,“春”之舞台就被一批新文艺群体引爆。


(资料图)

上海交响音乐厅里,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第100场演出几乎座无虚席,观众跟着金承志的指挥合唱《彩虹》,返场曲目奏响时,又纷纷站起来“做运动”;走进上海音乐厅,“方锦龙和他的朋友们”音乐鉴赏会让人懂得“万物皆乐器”,演奏配备讲解,妙趣横生;在宛平剧院,自得琴社为新老观众献演一台《琴为何物·孤烟直·唐》的音乐会,让人仿佛走入敦煌壁画感受唐韵唐风。

彩虹演出已满百场


此次登上“上海之春”舞台的新面孔,均是如今火爆网络的文艺新群体。

相比演奏家,方锦龙更希望被定义为“国乐艺术家”,他始终在努力拉近国乐和普通老百姓的距离。在名为《无论西东》的演出中,既有《酒狂》《梅花三弄》《阳关三叠》等传统经典曲目,也有《忆江南》《彝族舞曲》等现代新编曲目,还有西方名曲串烧……而演奏这些曲子使用的乐器,有琵琶、古琴,也有吉他、贝斯,中西音乐荟萃和谐共融。

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演出已满百场。在这个重要节点回望,艺术总监、指挥金承志感慨道:“演出前,我们反复思量,要用什么特别的形式来纪念。机缘巧合,第100场竟然登上了‘上海之春’的舞台。”从青涩到成熟,从兴趣到责任,金承志笔下的“顾远山”中有自己的影子,也让很多因生活的忙碌而丢失自己的人找到了理想中的远方。

从网络火到音乐厅


文艺两新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带流量和热点,而他们的出圈无一不是借助互联网的传播。

如何让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无论是自得琴社还是方锦龙,都是在实践中获真知。被问及如何精准捕捉年轻人的视线?方锦龙笑着说道:“与其说是捕捉,不如说是走近。你先要靠近年轻人,了解他们的喜好,并理解、接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才能琢磨出国乐要以怎样的表达方式被他们所喜爱。”

不同于传统的民乐团体,自得琴社传播的是音乐,可最初“出圈”却是凭借演出的“颜值”。他们屡屡打破人们对古乐演奏的传统印象,致力于古谱的演绎、改编,也对热门电视剧、电影以及二次元作品进行再创造。他们是最早运用精美小视频进行传播,并成功通过网络圈粉并将观众带到线下的琴社。

自得琴社社长朱里钺原是网络工程师,熟悉互联网运营和传播。他们在哔哩哔哩等网站流传的作品有数十部,点击收看量在国风视频中遥遥领先。很多自得的粉丝最初并非冲着音乐,而是被他们“古画式视觉输出”折服,进而接受传统民乐。在昨晚的演出中,女子们的窄袖上衣、袒领半袖、间色裙,出行时头戴帷帽,都是初唐时流行的装扮。妆造师刘蕊为打击乐和笛箫乐手还原了盛唐时期男子流行的圆领缺胯衫,腰间系革带,而琵琶乐手的妆扮则复原了唐代安阳公墓壁画上的女子妆容,眉作八字,面画斜红。“那个时期,女子的妆容开始流行明艳、夸张,它有个好听的名字——时世妆。”刘蕊说。(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记者手记丨新群体 新观众

新文艺群体在“上海之春”的集中亮相,吸引了粉丝群之外的新观众。

昨晚,彩虹合唱团和前来助阵的粉丝都情绪高昂,返场阶段如同台上台下的集体狂欢。安可环节,一首《活在爱里面!》唱了两次。台上,演员们各展所长,转呼啦圈、玩溜溜球、打拳击,还有拖地的;台下,粉丝观众站起身,跟随音乐扭动身体,还有的蹦蹦跳跳。金承志笑说:“没想到吧,合唱的尽头是体育运动。”

这是观众徐女士第一次看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演出。每个月要来上海交响音乐厅听音乐会的她,被女儿拖来“感受新合唱”:“以前看张学友也没这么疯!”如今是社区合唱团一员的她笑着说道:“我们合唱,就是站成一排排,穿着礼服长裙,唱一些中国歌曲,或有些时候用手风琴配乐唱点俄罗斯歌曲。真没想到,现在年轻人这么会玩,有意思!”

在昨晚的“唐”系列演出中,自得琴社的表演讲究情景感,演员身着唐代服饰,妆面也如古画中走出来的女子。不少年轻姑娘身着唐装或是汉服来观演,演奏者和观赏者都在身体力行地将古风带入生活。观众赵琪是跟着女儿来的。女儿从小学琵琶,以前总是她带着女儿去剧场,这次是女儿第一次主动带妈妈来听音乐会。她也被年轻人的“沉浸式赏剧”所感染:“看他们的表演,就像看到古画中的乐队吹奏弹唱起来了。”(朱渊)

标签: